LD乐动|主页

首頁 / 列表 / 正文

返回至列表

綠建訪談 | 汪孝安:前瞻與靈活的定位,為建築注入持續發展的活力

2023-08-30



【編者按】

「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是中國向國際社會作出的莊嚴承諾。國際綠建聯盟圍繞城鄉建設綠色低碳發展主題,廣邀專家開展訪談,為城鄉建設高質量發展提供決策參考。


image.png


城鄉、街區和建築功能定位的前瞻性和靈活性關乎城鄉生活、經濟、文化持續的活力與生命力。

——汪孝安


image.png

汪孝安

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

華東建築設計研究院總建築師

和·建築工作室主持人

國際綠色建築聯盟諮詢委員會專家

汪孝安,長期從事建築設計及既有建築改造相關工作,先後主持了上海電視台電視製作綜合樓、中組部辦公樓、中國 2010 上海世博會世博文化中心(梅賽德斯奔馳文化中心)、世博會博物館、申都大廈、上海園林集團總部辦公樓、虹橋商務區核心區一期08地塊、百色幹部學院等重大項目設計;在「中央電視台新台址」建設工程中,作為設計團隊中方負責人與荷蘭OMA合作完成項目設計。


image.png

對話人

劉大威

國際綠色建築聯盟執行主席

江蘇省人民政府參事室特聘專家

劉大威

我曾從事建築設計以及相關工作,對建築行業的重要性及其對社會發展的貢獻有較為充分的認識。建築設計在城市風貌、綠色低碳等方面起到了引領作用。華東院作為業內的佼佼者,在綠色建築領域成果豐碩,由您主持設計的中共中央組織部辦公樓曾獲第二屆全國綠色建築創新獎。

綠色低碳發展是一個永恆主題,1999年國際建協大會通過並發佈的《北京憲章》就提出「走可持續發展道路」。隨着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逐步深入人心,建築節能減碳的需求也更為迫切。

您一直強調設計的高適應性,主張在滿足社會需求的同時,能夠順應未來的發展,能否請您結合項目實踐具體介紹下?


汪孝安

近幾年,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談綠色低碳。在我看來,我們對於綠色的熱情根植於文化血脈之中,與我們從小受到的教育及我們所熟悉的傳統建築生態理念密切相關。上世紀90年代,華東院負責上海廣播電視國際新聞交流中心(上海廣電大廈)的設計。項目位於南京西路商業繁華地段,主要為廣播電視局系統的技術業務和國際交流用房。建設基地上有一棵大雪松,當時的城市管理部門對於古樹名木的保護就很重視,大家希望盡一切可能將雪松保護下來,最終我們選擇打破「裙房在前主樓在後」的傳統佈局手法,將裙房緊貼電視台內原演播樓佈置,為大雪松留出足夠的生存空間。遺憾的是,由於施工期間水土等環境因素的變化,大雪松最終沒能生存下來,但其留下的空地,成為了大樓和南京西路之間一個自然的過渡層次,避免了大體量建築所帶來的空間壓抑感。我曾以「因為有了雪松」為題,在《新民晚報》上發表過一篇文章,紀念這棵雪松為這座城市所做的貢獻。


image.png

上海廣電大廈


廣播電視技術發展變化迅速,如何提高使用空間的靈活性引發了我們的思考,因此,我們在設計廣電大廈時,創新性地提出了大跨度、大空間的平面佈置格局,高層主樓採用了17米大跨度預應力梁的結構體系,廣電大廈投入使用至今已近30年了,期間有過較大的使用功能的改變,靈活空間提供了可持續使用的可能性。這一設計理念,也體現在我們後來的一系列廣播電視建築的設計之中。


image.png

江蘇廣電城                                                                                               武漢廣播電視中心


因此,在我看來,可持續發展不僅局限於綠色性能,建築是否能夠靈活應對全生命周期內的各種功能需求也十分重要。這就要求設計師立足長遠,做好前期策劃,明確建築功能定位,為建築的使用效率與未來運營打下良好基礎。


中國2010年世博會世博文化中心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當時上海市韓正市長在方案審批時明確要求,要充分考慮世博文化中心「後世博」時代的功能定位。考慮到當時上海缺乏承辦大型演藝活動的場所,功能定位由原來立項時的4000座劇場,調整為如今的18000座的多功能劇場,並提出了「文化娛樂集聚區」功能定位概念,引入了包括商業、電影院、音樂俱樂部等文化娛樂設施,同時由上海東方明珠公司牽頭與美國AEG和NBA三家娛樂文體行業領軍企業共同組建管理公司,對場館提出了具體的使用標準,世博會後運營至今,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上海的政府主管部門對於建設的功能定位一直非常重視,早年的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的定位也非常具有前瞻性,通常,電視塔主要是為了發射電視信號,但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的建設則將其定位為一個具有綜合功能的城市地標,並在內部設置了商業、博物館、觀光餐廳等,開國內之先河。東方明珠據說也成為門票收入僅次於故宮的重要旅遊場所,儘管後來上海有了如環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心等更高的建築,東方明珠依然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地標。它已經成為上海的城市象徵之一,也是遊客必訪的景點。

具有前瞻性的功能定位可以給建築帶來持續的生命力,世博文化中心在世博會後被冠名為梅賽德斯-奔馳文化中心,內設包廂80餘個,場館及包廂的冠名成為場館收益的重要組成部分。梅賽德斯-奔馳文化中心憑藉完善的場館設施和卓越的運營表現,先後獲得英國Stadium Business Awards 2012年度5強,美國Pollstar Awards 2013年度5強,並以總分第一的成績獲上海市首批A級電競場館稱號。此外,文化中心也獲得了綠色三星設計認證、全國綠色建築創新獎等一系列榮譽,在綠色可持續發展和創新方面取得了積極的成果。

世博文化中心項目設計方案的確定已接近2007年底, 是典型的「邊設計邊施工」的建設項目,經過參建各方的共同努力,2010年完成並承擔了世博會開閉幕式的重任。世博會後,文化中心全新的運營機制顯現出了不同以往的活力,在運營第一年各類跨文化體育界限的演出已達到128場,接待觀眾逾百萬名,並逐年呈持續增長趨勢,至2019年已達到了317場。實現了文化場館自負盈虧的不多見的盈利模式。


image.png


劉大威

世博文化中心通過高適用性的定位,實現了有序利用的同時,探索出了一條大型場館的商業管理之道,考慮了建築的全生命周期,確實給予我們很多啟發。


汪孝安

世博文化中心的項目基地面積不到7萬平方米,適配於立項之初4000座演藝場館的建設規模。隨着項目功能需求的不斷優化,如何在滿足1.8萬座建設要求的同時,實現建築與場地環境的融合,成了設計中的難題。多功能主場館「碗」狀的內部空間給創作帶來啟迪,將觀眾樓座及周邊功能區域放置在懸挑的空間內,其下部的空間被解放並納入到城市空間的環境序列中去,「漂浮」的概念應運而生。純淨的碟形主體,懸浮在綠坡基座之上,倒映着這個城市變幻的光影和色彩,輕盈靈動的建築形態表達了濱江建築與環境和諧共生的理想,可以說這個建築的空間形態是環境所造就的。


劉大威

確實,項目造型所體現出的現代感,也與當時的時代節點相呼應。


汪孝安

您剛剛提到了中共中央組織部大樓項目,該項目建設於2000年初,我國綠色建築還未形成系統的理念和體系。項目面臨地塊、高度等條件限制,創新勢在必行。於是,我們在南側門樓的東西兩側各設計了一個下沉式庭院,將職工餐廳及部分辦公空間移至地下層。下沉式的庭院為地下功能空間提供了自然採光,改善了員工的就餐及辦公環境。同時,屋頂花園也營造了宜人的室外自然環境。


image.png

中共中央組織部大樓

另一個項目是我們團隊承擔設計的上海園林集團總部辦公樓,本項目以展示上海園林集團獨特的企業特徵為出發點,以豎向庭院改善辦公環境,並成為建築內部與外部城市環境的過渡空間,成為客戶體驗、員工休憩、企業活動的場所;又成為展示園林集團綠化技術的窗口,豎向庭院營造了一系列的活動空間,包括下沉庭院、空中平台、屋頂綠化、立面垂直綠化等,置身其中,可游、可觀、可聽、可聞,使每個樓層的員工都可以觸摸「自然」,均能感受四季變幻的綠色。建築以被動式節能技術為主,並配置了一系列可感知的綠色技術,包括自然通風、自然採光、太陽能熱水、綠化澆灌、雨水回用、隔音降噪、能源監控等技術,使建築成為符合綠色三星級標準的「綠色地標」。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上海園林集團總部辦公樓

廣西百色幹部學院是我設計生涯中遇到的第一個場地環境依山傍水的項目,我們非常謹慎地對待自然的環境,我院所提出的山水一體的總體佈局得到了評審專家和自治區領導的贊同。最初的想法其實很樸素,我們希望低調地處理建築形態,使建築能夠掩映於綠樹叢中,與自然環境融為一體。基於使用者的空間感受出發的設計思考,常常被放在諸多設計因素的首位。百色幹部學院建築創作關注於建築體量與地形、地貌的關係,希望建築群落與山水環境共生。建築總體佈局依山就勢,主要採用院落式建築空間組合方式,以現代的空間佈局手法融合廣西傳統建築聚落空間特徵,創造富有山地環境特徵和庭院人文氣質的視覺及空間感受。通過建築構造、空間尺度、材料質感、色彩肌理,詮釋傳統材料豐富的表現力及其與現代建築材料和技術完美融合可能性,傳遞質樸親切的地域文化氣息。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我主張學習傳統建築的低碳智慧。如今我們推崇的被動式節能方式,如自然通風、自然採光、雨水收集等,都能在傳統建築中找尋到影子。我在東北插隊時居住的民房,老百姓自然而然地會選擇北牆封閉、南向開窗的方式實現自然採光與保溫;火炕和火爐均通過火牆再向外排煙,用現在的專業術語就是餘熱利用。所以說傳統建築當中蘊藏着極大的智慧。

我國傳統建築採用樑柱結構,能夠最大限度地融合室內外環境,通過簡單的建築單體元素組合,營造出豐富的空間環境。小到普通民居,大到宮殿廟宇,都是通過院落來組織建築空間,這是中國建築的獨特之處,值得借鑑學習。此外,傳統建築與環境的結合也非常自然,即使是在農村,雖然有些民居已經是近些年建造的,但這些房屋的肌理和空間佈局則可能是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時間裏與自然環境融合所逐漸形成的,所以,保留城市和鄉村的空間肌理非常重要。

總的來說,借鑑傳統建築的空間佈局和與自然環境和諧共生的理念,保留城市和鄉村的空間肌理,關注城鄉建築歷史文脈的傳承,有助於激發並開拓建築創作的思路,並引導城鄉的可持續發展。


城市規劃和建築設計應該注重與人與城市環境和自然環境的和諧相處,現在很多新城的建設往往忽略了城市尺度的重要性。人們對一個街區的記憶,更重要的是環境氛圍和空間尺度,華東設計院所在的漢口路,道路兩側建築的間距不過12米,南京路商業街的寬度也只有二十來米,對於上海既有街區的小街區密路網格局,民眾的普遍感知是街道的尺度和空間佈局令人舒適和便利。相比之下,現代城市規劃常常因為道路過寬而導致土地資源的浪費,城市尺度的失調和城市活力的下降,這是一個值得關注和反思的問題。



劉大威

確實如此。過度且不適宜的建設,讓城市暴雨後出現淹澇。蘇州崑山通過疏通城市水系的方式,有效解決了這一問題,為海綿城市建設提供了有益的借鑑。城市交通也是如此,我們簡單地圈地建設,實際上就是切斷了毛細血管的循環之路,如果能像汪大師您所說的,建立一個完整的主幹支系,搭建更為健康的交通系統,一些城市問題應該也能相應得到解決。


汪孝安

建築師在創作的過程中,應多站在使用者的角度考慮問題,確保建築能提供舒適的環境。建築的目標是服務人,因此,人們的舒適感非常重要。這種舒適感不僅指人的體感舒適度,還應關照人們的生活需求及心理感受。

上世紀九十年代,我們與福克斯及福爾建築師事務所(FFGL)合作設計中國工商銀行浦東金融大廈項目,當時外方方案採用的是全封閉的幕牆體系,通過機械通風來實現室內外的空氣流動,這是西方比較慣用的技術方案,但並不符合中國人的生活習慣。因此,我們提議在落地窗的下部做一個內倒開啟扇,這樣既能滿足開窗通風的需要,又可以保證建築外觀的完整性。

回顧我的職業生涯,好像在設計每一棟建築時,都會進行類似的考量。


image.png

中國工商銀行浦東金融大廈



劉大威

從那棵大雪鬆開始甚至更早的時候,您就一直堅持建築與自然的融合之道,滿足使用者對綠色的嚮往。


汪孝安

我個人以為,應儘可能使用被動式技術解決綠色建築的設計問題。如果能在設計之初就採用有效的被動式技術解決方案,那麼在後續階段使用主動式技術的需求和成本會減少。建築師不能僅僅依賴主動式技術來彌補設計方案的不足。

建築完全不耗能是不可能的。現在我們主張通過光伏等新能源為建築供能,減少運行階段碳排放,但忽略了光伏設備生產過程中可能造成的污染和能源消耗。還有就是蓄電池的廣泛應用,這些電池設備的維護與未來的回收和處置,也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應當有一些預案。包括我們現在習以為常的外牆外保溫系統,設計的底層邏輯是默認所有住宅24小時使用空調。事實上,大量雙職工家庭的房子在白天是空置的,上海的住宅,相較於保溫,隔熱和散熱性能同樣重要。使用外牆保溫材料雖然能夠延緩熱量進入牆體的時間,但並不能完全阻止熱量進入牆體,白天的熱量就被蓄在牆體內,而當下班後外部空氣逐漸變涼,熱量反而無法排出,這些牆體內的熱量最終要靠空調來降溫。所以,在做建築節能設計時,應當考慮使用的實際工況。此外,上海許多老年人更喜歡自然通風。所以,綠色建築評價模型更應當切合實際。

上海現在正推行屋面設置光伏,這似乎也並不符合上海建築密度較大的實際情況。「第五立面」是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上海這樣一個用地緊張的城市,將屋頂作為綠色空間讓渡給人來使用比鋪設光伏設備應當更有價值,再說,在高層建築不大的屋面上設置光伏,其節能效率也是有限的。


劉大威

確實如您所說,建築師的目標是為了讓建築的使用者更加滿意和舒適。


汪孝安

一個建築的成功並不僅僅體現在漂亮的外觀上,它需要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經久耐用。建築的短壽或許與業主的定位失當有關,但也是建築設計的失敗。現在許多地方都在建設新區,這應該基於內生髮展動力的需求,業態定位要具有能夠吸引人來的要素,而不是造好房子求他人前來,求來的東西往往並不長久。



image.png

張贇

國際綠色建築聯盟副秘書長

江蘇省住建廳科技發展中心副主任

城市發展中新舊共生和城市更新已經成為許多城市普遍面臨的現狀和發展趨勢。上海這座城市歷來是我國發展歷程中濃墨重彩的部分,建築文化悠久豐富,歷史感隨處可見。然而,上海同時也是一個國際化的大都市,以其快速的發展節奏和全球知名而聞名。您參與了許多城市更新項目,請您談談上海在城市更新過程中採取的一些成功路徑和方法,有哪些借鑑和參考?


汪孝安

城市更新需要傳承歷史文化,儘量保留城市肌理和風貌。上海自2007年出台「有關永不拓寬的道路政策」後,街區尺度的保護成為城市整體風貌保護的重點。除了個別有特殊歷史價值的建築,大多數房子還是有使用壽命的,早晚是要更新的。尤其是對於一些存在安全隱患的建築,需要進行適當的更新,以確保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然而,城市街道的佈局、肌理、城市的整體印象和文化傳承是需要保留下來的。建築是城市文脈的載體,真正賦予建築以魅力的,很多是發生在其間的故事和人們的故土情結。

我前兩天聽廣播介紹上海國際飯店有一張上世紀三十年代的老照片,其間有一女子手持手絹倚身微笑,後經專家辨認,證實她就是當時著名演員阮玲玉女士,並由此衍生出了陳納德與陳香梅等一眾名流的故事,記得貝聿銘也似乎說過,曾經受到國際飯店的影響而走上了建築設計之路。這些有着自己故事的建築,是城市豐富的文化積澱和歷史底蘊,是城市文化財富的重要組成部分。

城市更新過程中,僅僅進行建築本體的修繕是不夠的,還需要進行業態策劃。房子修復後,需要有人居住和使用,因此業態規劃非常重要。城市更新不僅僅是為了維持城市的外觀,更是為了保持城市的活力。有時候為了所謂的城市風貌,將一些沿街的小商店關閉(比如同濟大學附近的赤峰路,許多小店因此消失),我認為這種做法是不妥當的。我們可以通過其他風貌整合的方式,讓這些城市的煙火氣持續存在,這樣城市才能擁有生命力,上海在激發街區活力方面也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如新天地、田子坊、愚園路等等。

此外,園區的更新也很重要。上海生物製品研究所的前身是20世紀20年代美僑生活圈的哥倫比亞俱樂部,研究所隨着業務的擴展,將科研和生產轉移到了郊區,而在市中心的園區則引入了創新的業態,轉型為一個吸引年輕人的網紅聚集地。通過這些老建築的更新並引入一些新的業態,煥發出新的生命力,並帶動了周邊社區的發展,這是一個較為成功的模式。


image.png


image.png

哥倫比亞俱樂部的「前世今生」

黃浦江貫通以後,我就曾以政府參事身份提議,建設配套的商業、便民服務設施,綜合考慮周邊居民和更廣泛市民濱江休閒的需求,並帶動濱江縱深的區域發展。城市更新需要普通市民的廣泛參與,通過開發一些開放的空間和組織公眾的活動,讓城市的更新成果能夠讓更多的市民共享,這樣才能真正提升城市的文化活力和生活品質。


劉大威

謝謝汪大師。關於建築形態與功能,以及地標性建築與城市之間的關係,您還有什麼要補充的嗎?


汪孝安

地標建築與背景建築之間的關係非常重要。例如,在上海陸家嘴的建設初期,每座大樓都提出了所謂標誌性和50年不落後的建設要求,但標新立異的結果反而導致了城市建築群體的不協調。我認為一個區域只需要有少數標誌性建築,大部分都應該是城市的背景,這樣的城市形態才會和諧。媒體建築一度也追求建築的標誌。目前,傳統媒體面臨着新媒體業態的巨大衝擊,包括央視在內的所有電視台都在積極適應這種變化。從運營的角度來看,與受眾建立更為開放和密切的關係更顯得尤為重要。

此外,一些標誌性建築的界定問題也需要注意。例如,目前對超高層建築根據城市規模進行了不同高度限制的細分,且對中小城市有一個150米的限高規定,這似乎有些過於武斷了。我們不應只着眼於城市人口規模,還應該分析城市的集聚度和經濟活力。芝加哥作為著名國際金融中心之一,人口也不足300萬,卻擁有眾多的摩天大樓,對於有些城市而言,也需要有一些制高點,以優化城市的天際線。因此,建築形態還是應當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image.png

錢正超

國際綠色建築聯盟技術委員會專家

我們注意到您的很多作品既有非常出色的創意,同時也是綠色高品質建築,請問您的團隊是如何將綠色建築理念和建築創作有效結合的?另外對於一些非線性造型的、具有較高設計難度的大型綜合項目,您的團隊是如何利用數碼化設計技術進行創作並且有效把控全過程的設計質量控制?


汪孝安及團隊

我們的和·建築設計工作室主張以謙和的態度看待建築與地域、城鄉、街區環境的融合,與環境生態共生,專注於建築設計領域前瞻性、全過程研究。

十年前進行申都大廈項目改造時,我們就採用了「建築設計+綠建專項」雙團隊合作模式。由建築師提出空間方案設想,專項團隊同步做模擬計算論證,並結合計算結果提出一些修正建議反饋。這種合作模式非常有利於建築設計與綠色設計的一體化創作,申都大廈項目也獲得了綠色設計、運營三星和全國綠色建築創新一等獎。


image.png

項目中庭空間設計


image.png

項目綠色節能技術綜述

申都大廈改造項目

申都大廈原為上海圍巾五廠,建於1975年,3層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1995年加建三層後作為辦公使用,加建部分為鋼框架結構。多年來該樓外立面破舊,內部使用空間侷促,已經不能滿足當代辦公的使用需求。隨着2010年上海世博會馬路拓寬工程的建設,該樓成為沿街建築,迎來了改造更新的契機。

這個項目中,更多地考慮了建築與城市街區的關係、考慮了與南側近在咫尺的居民樓之間的關係,考慮了室內使用空間的環境感受。通過改造增大了窗戶的面積並佈置了大面積的開啟扇,使通風和採光的條件都得到了根本改善,申都的建築垂直綠化體系,改變了以往室內較難享用的外向處理方式,通過邊庭,採用了具有空間感的綠化格柵,在室內看,就像是使用者身邊的庭院,而同時也給街區奉獻了一片綠牆,此外,建築還充分利用了屋面空間,形成「屋頂菜園」的休憩空間。通過改造,使建築室內外和城市環境都儘可能地得到了改善。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上海虹橋商務區虹橋綠谷節能生態項目

虹橋綠谷位於上海虹橋商務區核心區,是上海第一個以整街坊為單位的綠色三星級雙認證的總部辦公園區。項目共引入十四項綠色智能技術,包括圍護結構保溫、高性能玻璃幕牆與外遮陽一體化、景觀中庭-空中花園-下沉庭院立體綠化、能源中心分佈式熱電冷聯供與水蓄冷穩定供能、室內空氣高品質辦公環境、可再生能源利用、天然採光結合照明實現分區控制、下凹式綠地-淺草溝-雨水花園雨水生態措施、低碳能效運行管理等,虹橋綠谷廣場已成為虹橋商務區低碳實踐區的綠色建築技術實施案例,是推進生態宜居城市建設很有意義的建築實踐。

綠谷項目分為7個小地塊,1-6號地塊為商業、娛樂、辦公用地,7號地塊為城市公共空間用地,共6幢地上建築;地下共三層,其中地下一、二層為商業、餐飲及配套設備用房,地下三層為停車庫。總用地面積為43710.30㎡,總建築面積為253456.17㎡,其中地下建築面積115827㎡,地上建築面積137629㎡,容積率3.1。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關於數碼化設計工作,在方案創作中,創作思維與數碼化技術工具結合非常緊密,參數化設計本身就是有些方案創作的組成部分。比如我們的會展項目,採用了曲面形體,設計師自己編小程序做參數化設計,隨時獲得可視化研究的建築效果,這是一種高度融合的建築創作方法。同時,我院結構團隊也會實時跟進方案的參數化設計,通過數碼化工具對建築方案進行結構找形,使其在結構受力上更為合理。

我們認為建築創作是全過程的,不應僅停留在圖紙階段,全程控制品質的挑戰也非常大,每一個有情懷的建築師都會把建築作品當作自己的孩子,希望每件作品的完成度都儘可能高。從實際操作層面看,我院早期就有建築詳圖,我們工作室從2006年開始建立了建築細部技術研究團隊,為全院的建築專業提供技術服務,通過多年的積累,不斷提高建築細部設計的質量和設計效率,並對重要原創項目進行全過程技術支撐,在設計階段對特殊節點構造進行精細化的設計,對細部與材料進行專項研究,保證建築細部的落地性和完成度。這些精細化設計成果對指導施工和控制品質起到很好的作用,我們認為有效的細部設計控制是項目品質控制的重要內容。


image.png





近期新聞